>
一个大元宝的赏钱,倘若不是在万花楼,而是别处的寻常戏院,还算稀罕。
但这是万花楼。
就算邢三公子是“吃素”
的,雅座里坐着的,不少是王公贵族子弟,邢三公子给的真不算多。
这似乎有失他老邢家的身份。
但倘若你真这么想,那就错了。
三年前,天子五十大寿,某位又黑又胖的藩王世子进京,听说了邢三公子的名声,颇为不屑,当即闯入万花楼,腆着肚子捡了比邢三公子的座位视野更好的一个雅座,气势汹汹地坐下。
台上不管唱什么,他都抢在邢三公子前面叫好,一对黑胖巴掌拍得震天响。
邢三公子却仍是淡然自若,始终未曾露出愠色。
戏唱完了,那藩王的世子抢先向自己手下人招招手,那人就端了一盘子元宝,趾高气扬地走向后台。
那头抬的,背仰的,真不怕脚下一滑摔个仰八叉。
剔红漆盘里一大叠崭新的银锭,白花花亮闪闪地反着光,就像一碟子寒冰,整个楼里的气温一下降到冰点。
不一会儿,里面喊出“某王府世子赏某银多少多少两”
的话来,众人不由一惊:恰赏给了邢三公子素来喜欢的一个戏子。
几个好事者纷纷用眼睛去瞟邢三公子——谁都知道这位爷是来找茬的,神通广大的邢三爷,今天身上定没有这么多银两,也不得不甘居人下啦。
不料,邢三公子照旧吩咐了几句身边小书童,那书童便照旧拿了一个元宝,绕过几个座位,没去后台,反而走到那个藩王世子跟前,“咔”
的一声将元宝在说上的大理石台面上稳稳一扣,随后抬起头,用童稚的声音向那个肥头大耳的藩王世子清脆地说了一句:
“三爷赏的。”
这件事后来怎么收场的,不得而知。
但那位藩王世子再也没在万花楼出现过。
虽然邢三公子爱听戏,可他并不是那三成“吃素”
听戏人中的一个。
他不叫戏子陪酒,不请戏子开堂会,并不是因为他清高自傲,而是因为他自家就养着戏班子,规模绝不在万花楼瑞云班之下。
至于戏班子里的人,唱戏的出了府邸就是名角,弹弦吹笛的个个都是老手。
每当逢年过节宴会亲友,请堂会的事情就省了,自家的班子绝不比外头差。
等到他雅兴来了,还会客串一两个角儿。
平日里戏班子演练,邢三公子也时常亲自教习。
那些优伶们感念邢三公子的恩情,常常主动提出要抱衾荐枕,他也并不拒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