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的沙土线一样地落下,还有一处坠坠的沉,他急忙拿剪刀将那片夹层绞开,是一个四面缝合的暗袋,针脚绵密,紧紧地缝在贴身的秋衣上。
里面是身份证,还有一张字条。
死者名叫柳晨光,男,1988年7月8日生,户籍地址是吴东市南河区紫君花园5幢301室,字条上是一个紧急联系电话。
“他好像知道自己去的地方会有危险……”
张阳嘀咕道。
刘军掐掉烟,吁了一口气,“好好一个江南人跑来大西北,把小命搞丢了。”
“哎,这是什么?”
张阳将字条翻了过来,在电话号码的反面,几根墨色的线条勾勒出一只细长的眼睛,眼角下勾,眼尾上扬,眼睑低垂。
眼瞳若有若无,似看非看。
“这是一只佛眼。”
刘军回答,没等张阳追问,他已经把人推了出去,“赶紧把东西送去鉴定中心,然后联系家属。”
走出物证室,法医也正从太平间出来,刘军叫住对方:“死因是什么?”
“基本排除他杀的可能性,应该是饿死或是渴死,胃里全是沙,表皮未见明显外伤。
但十根手指插进沙里,皮肉都没了,死前应该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事……”
“因为眼睛?”
刘军插了一句。
法医点点头,举起一份字迹潦草的报告,“对,两个眼睛都没了,眼窝里一点肉也没剩下。”
刘军再次叹息,“又一个,这些人还真以为自己能找到……”
李广生从后方走来,接下那份报告,“我去联系家属,新闻消息按老规矩发。”
——
吴东市,宝珍古玩城。
为期三天的年中特卖,今天是头一日,精心布置的展厅,星罗棋布的珍宝,都在等待他们的有缘人。
可人并不在展厅内。
乌泱泱的一片聚在大楼前,似高低不平的浪头,忽而东边起,忽而西边落,绕着中心的漩涡打转。
漩涡的中央有个人——年轻的,女的。
单看这两点,显然与古玩城这种高浓度中老年男性场所格格不入。
宝珍的销售经理贾超站在大门前,倒是希望如此。
可惜。
她活跃得像浪里的一条鱼。
“唐三彩的真伪一看胎,二看釉,三靠掂,真品在地下埋了上千年,胎质疏松且有腐蚀的痕迹,釉色柔和而不刺眼,古代做陶用的是手捏、轮制和合模,现代仿品多用注浆,所以真品有分量,仿品则轻多了。
展厅里的五件唐三彩,只有当中的女陶俑是真的,其余四件都是滥竽充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