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葫芦村人/著

2024-11-17

书籍简介

谢威穿越到了1978年,老人在南边的海边画圈的前一年,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了解时代发展脉络的谢技术员,参加了高考。在总分500分的高考中,考了494。还没到学校,就引起了各系主任抢人;与此同时,谢威却被厂里卡着不给介绍信,不让转移组织关系。在机械系主任杜国旺的干涉下以及忽悠下,谢威在拿到哈工大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赶往了哈城,从而开启了无名却又深刻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一生……

首章试读

1978年9月。 北方已经入秋。 有着将近60年历史的哈工大招生办公室,正在有序地忙碌着录取全国填报本校的高考学生,或是调剂志愿填报不够或是填报了志愿分数达不到录取线的专业所需的学生。 此刻,不算宽敞的校长办公室里挤近了十多个系主任。 系主任们抛开了往日的温文尔雅、含蓄,都如同战斗中的公鸡。 “嘭~依我说,谢威数学满分,就得上数学系,数学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数学研究出不了成果,其他学科都白搭。” 数学系主任一脸舍我其谁的表情,刚说完,就被后面的人掀到一边。 “上什么数学系?物理才是国家更需要的!谢威物理难道不是满分?” “高能化学更需要这样的人才!” “计算机才是未来国家最需要的,拥有这样天赋的人才不学习计算机,简直只浪费他的天赋!” …… 看着众多系主任抢人,机械系主任一脸不满地大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抢啥抢?没瞧着人家志愿填的机械系机械自动化专业?唯一志愿,唯一专业!不服从调剂!你们心里就没点计量单位?” 机械系主任杜国旺强忍着怒气,大声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什么叫抢,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可没有清晰的认知……” 见到一帮系主任如同菜市场大妈那般争吵,校长李瑞手扶额头,用力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脑阔痛。 哈工大这所在1920年建立的工科大学,从哈军工被拆分开始,哈工大历任校长就以打造共和国第一军工院校为己任。 目标明确,资源不足,师资不如其他同类院校,经费少。 因为地理位置跟知名度等原因,招收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起同属于共和国第一批重点大学的北大、清华差了不老少。 要发展,得有人才啊。 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个理工科全满分的学生,原本早就被推荐上大学没有啥基础的学生折磨得发狂的各系主任都忍不住出手抢人了。 高考筛选出来的考生,至少不需要从最基础的教。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